第 2517 期(2012 年 11 月 18 日) ◎ 觀景人生 ◎ 鄭景鴻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香港主要地產發展商之一的華懋集團,因其老闆娘龔如心遺下千億資產而展開的遺產爭奪戰,曾引起全城注視。據悉,龔女士在遺囑中吩咐要將絕大部分資產捐獻作慈善用途。正當社會人士都為她那美好的遺願,心感欣慰之際,卻跑出一名風水師來,自稱是龔女士生前的「愛人」,並持有她的另一份遺囑,要把資產全贈與「愛郎」。可幸,風水師的詭計終不得逞,更引來法律追究。
這個大快人心的結局,最近卻又有插曲。據悉,出任華懋集團行政總裁已有四年的許先生,最近知會了作為龔如心臨時遺產管理人的羅兵咸會計師事務所,他決定要離開華懋。報載,自從龔女士的弟弟出掌集團管治委員會主席後,與許先生及集團其他老臣子關係欠佳;龔先生亦曾提到,希望集團能夠「回到龔如心的年代」。不過,臨時遺產管理人不同意,覺得行政總裁一職應由獨立第三者出任,暗示不認同集團由龔氏家人掌舵,全權控制。
大企業如此,非牟利組織也往往如是。特別在華人社會,利之所在,往往只會相信自己親人。有數位曾在職場高層打滾多年的中年朋友,本打算在人生下半場反樸歸真,投身小型非牟利組織,貢獻所長。只可惜,不少小型機構的主事者往往心眼狹小,有人會容不下別人功高蓋主、有人會因私人感情包庇一些老臣子甚或自己親屬,更有人會因金錢利益而排斥外來的專才。一位基督徒資深行政人到了某老牌教會作行政幹事,卻因質疑了某工程界會友對教會工程項目的索價過高,而受到打壓。
「有才不能用、有才不能容」,是令人惋惜的。聖經記載使徒保羅昔日在教會中受到的逼迫就是例子。人要能心胸廣闊,才有大異象。異象英文是vision,亦是指人的視野。小心眼哪能有大視野?沒有大視野,又如何能成就大事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