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社週年研討會
 探究香港人婚姻觀


2706 期(2016 年 7 月 3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近年本港離婚率不斷攀升,加上陸續有西方國家同性婚姻合法化,香港人的婚姻觀會否有所改變?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已於六月二十二日舉行週年研討會「婚姻『大事』——廿一世紀香港人的婚姻觀」,公布香港人婚姻態度調查結果,並從法律、社會、心理及神學角度探究婚姻。

  蘇龍律師事務所認可家事調解監督葉美施女士從法律角度分享,香港自一九七一年十月七日起取消「一夫多妻」制度,建立一男一女的《婚姻條例》,婚姻關係同時受涉及子女、稅務、承繼等法例所保障,她認為現存的婚姻制度健康且自然。她續指,二零零三年時離婚個案只有約五至六千,但近年已升至每年超過兩萬宗,從事家事調解的她直言離婚人士彼此很多怨恨和指摘,「從沒有一個人會責怪婚姻制度,只會指着對方說是『你』把事情弄到這種地步。」

  她續言,家事法庭近年引進多個有關保護孩子的新指引,用以保障兒童權益,強調離婚夫婦仍是孩子的永遠父母,着力於親職協調(Parenting Coordination)方面,處理及執行孩子日後的生活事宜。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博士認為家庭是特殊的羣體,能讓人表現真我,且是付出和接納愛的地方,其他羣體無法替代。惟他指今日香港離婚率、虐兒及虐老個案、自殺個案均有所上升,反之家庭快樂指數則下跌。婚姻制度能鞏固建構家庭系統,對社會穩定尤其重要,但今日社會功能取代家庭功能 ,他舉例:「全日制學校取代了家庭原有的功能,今日的親子時間已排在上學、補習及做功課之後。」他又認為香港的家庭友善政策與外國差距甚遠,鼓勵僱主推動更多如彈性上班時間和家庭日等政策。

  中國神學研究院輔導科副教授區祥江博士認為夫妻關係間有排他性,而妒忌感則能有助保護婚姻,然而今日除了婚外情,子女、婆媳或是工作都有機會成為夫妻間的「第三者」,影響關係。他不諱言,今日離婚現象嚴峻,制度上辦理離婚容易,使之更危險,「如果沒有出口,困獸鬥反能使人更用心經營,磨練成長。」他指,今日再婚家庭愈來愈多,但建立再婚家庭比新婚姻困難,一般需要五至七年時間才能重建。他鼓勵教會要重視夫妻的婚後維繫,如透過婚姻適應小組,由已婚過來人陪伴新婚夫婦同行,特別是產後時期,一般夫妻關係較惡劣。

  建道神學院神學研究部主任郭鴻標牧師指出,婚姻不單是鞏固社會的制度,更是上帝為人類生活設計的秩序,是讓人經歷上帝臨在的場所。在神學角度,上帝的愛透過婚姻關係使人獲得尊重和肯定,並在愛中面對自己的失敗,從而成長;在靈修神學角度,婚姻在人成聖路上扮演重要角色。他強調在婚姻神學裏面,「盟約」是一種重要的思想,婚姻是上帝與人、人與人間的「盟約」,而非合約。面對現代社會離婚問題及婚姻制度受衝擊,他呼籲教會要重視創造秩序的婚姻觀。

  香港人婚姻態度研究 逾半人表示婚制合時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於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三月進行「香港人婚姻態度研究2016」,委託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張宙橋博士、羅耀增博士及李德仁博士,隨機抽樣電話訪問2,051位香港巿民,了解香港人社會對婚姻的信念、觀感、與養育後代的關係,以及修改制度等課題。

  結果發現約七成公眾對婚姻持正面信念,包括長久承諾、互相照顧、彼此相愛、性忠誠等; 約九成肯定失去父親、母親對兒童成長帶來很大負面影響;約三成對婚姻與養育後代的關係感猶豫。此外,有超過一半受訪者認為現行婚制合時,約三成人表示中立,約一成半人則認為過時;認為過時的人傾向支持同居制度化和修改婚姻法的性別要求,只有12.5%認為「應該更改婚姻法對『性別』的要求,必須將要求由『男和女』改為『不分男或女』」,結果較過去本地其他民調,對同性婚姻的贊成度較低。

  中心另外亦同步展開「香港基督徒婚姻態度調查」,以紙填問卷抽樣調查,從36間教會收回1,962份有效問卷,結果顯示受訪信徒取態與公眾意見方向大概一致。該中心建議各界推廣婚後輔導,及早修補和鞏固婚姻關係;並建議政府應特別關注需要照顧三個或以上孩子的家庭政策配套;在修改婚制方面,應讓公眾參與討論,考慮保障同居伴侶時,應參考「多元授權書」等婚姻制度外的方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