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40 期(2017 年 2 月 26 日) ◎ 釋經講道 ◎ 鄺偉衡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今年正值宗教改革五百週年,世界各地教會都舉行不同的紀念活動。不期然令人回想昔日先賢的識見和勇氣,成為今天教會信眾及牧者的反思,為時代吶喊,為所信的真道堅持及生活。一首古舊的聖詩依然縈繞人心,就是馬丁路德的《堅固保障》:「上主是我堅固保障,莊嚴雄峻永堅強,上主使我安穩前航,助我乘風破駭浪。⋯⋯親戚貨財可捨,渺小浮生可喪,人或殘殺我身,主道依然興旺,上主國度永久長。」
若然對觀福音的登山變像經文中不是神親自打斷彼得的話,我們今天所信的就不一樣了!神的話從不按人的喜好而裁剪,也不會迎合潮流文化而改變,乃是一切按照神永恆的計畫成就。在神國裏,我們的角色只是神的代言人,為神出口,卻出現參差:
一、避免角色衝突,喧賓奪主
摩西是律法的代表,是偉大的領袖,頒佈神的律法,站在神人中間與百姓立約,所作的是神差派的,卻因發怒擊打磐石,就不能進入迦南。以利亞是先知的代表,是偉大的領袖,行神蹟、敢言和斥責君王百姓,卻在何烈山大勝巴力先知後,因失落及被追殺而求死。他們的出現是具特殊意義的,乃為基督在舊約作先鋒,以致所有歸納在新約的基督身上成就救恩。角色的衝突導致軟弱失敗,基督卻樹立榜樣與他們談論去世的事,又有三位門徒在場見證,正符合律法的要求,二三個人有效的見證,代言人的角色是向悖逆的世代宣告神的公義和慈愛,將人帶到神前,並榮耀歸給神,人不能取代神。
二、避免混亂神言,正確傳遞
登山變像的目的是叫人認識基督,不是其他人,或是其他事,免致轉移目標,但彼得卻將摩西、以利亞與基督列作同等,是錯誤的,作三座棚在山上,更錯!故此神阻止他繼續說話,並為基督宣告是神的愛子,人要聽從祂的話。回歸神的話(聖經),才是正確的依據。基督改變形像,恢復祂的榮耀,才是神的本相,祂是神,道成肉身不是神的本像,雖然耶穌的榮光,門徒不懂,對摩西和以利亞也是素未謀面,看見變化面貌和榮光都是新的體驗和學習,是全新的啟示性教導,但彼得未明所以就胡亂說話,可能是好意,卻一定不是神的旨意。神要他們作更深度的學習,認識信仰不只是知識,乃是生命,也是生活,不能分割。透過生命見證、責備,一同見證異象,這是特殊的經歷,使彼得終生受用,後來在彼得書信中也提及此事(彼後一16-18)。
三、避免偏頗狹隘,胸懷世界
下山是面對世界、進入羣眾、見證福音,面對各種困難是懼怕的,但他們在山上已經歷懼怕,「進入雲彩中就懼怕」、「有聲音從雲彩中就懼怕」,雲彩本意是得勝的記號,如今卻是神的責備,也經歷主用手撫摸的安慰,不再懼怕!「不見一人只見耶穌」是他們唯一倚靠!而且「主吩咐不可將所見告訴人」、因時候未到,易引起騷動要主作地上的王,而不是救主;也易引起門徒爭議,如今一切交託主都得着消解!如今更重要是當以天國的事為念,主必快來!
鄺偉衡(華福香港區委會義務總幹事)·顯現後最後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