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3016 期(2022 年 6 月 12 日)
◎ 窮遊非洲未必窮 ◎ 趙煥明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Ni hao(你好)!」面前這位年輕的肯尼亞黑人入境主任,熱情又輕鬆地以普通話拋出這句問候話,一時語塞,難以招架!

  肯尼亞的奈羅比(Nairobi)是東非國際大都會,去東非其他國家或地方多要來這裏轉機。在陳舊的國際機場,除了黑人,也有不少歐美白人,亞洲人以印度人最多,東方人則多是日本人。

  印度人喜歡做生意,在整個非洲東邊的海岸線都見到他們的身影。幾百年來,他們的商船橫過印度洋,頻繁往返。多次在非洲不同小村裏,見到很多人用手吃飯,起初以為他們太窮,連飯匙也負擔不來。「不,用手抓飯食是他們的習慣!」當地宣明會同事解釋。不是只有印度人才用手吃飯嗎?「對,也可說是印度傳過來的!印度人很久以前已來非洲做生意,慢慢大家甚至通婚,本地人嫁了給印度人,也有男的娶印度女孩做太太。不知不覺間,用手抓飯食便流行起來,⋯⋯哈哈!」

  留意一下,有些婦女的服飾其實也很印度:窄褲外加長衫,或以紗麗(Sari)的長布披裹包着身體等。

  除了印度人,非洲也有不少日本人的蹤跡。在工作點,無論是災區或窮鄉,總會碰到來工作一年半載的日本同工或義工,他們連英文都不太好也願來到非洲。另在公路上的小餐館或小旅館,也會遇上自駕遊的年輕日本旅客。最後一羣是在非洲工作的日本人:汽車公司、電腦電子公司、日本政府等。

  這十多年,中國人在非洲活躍起來。「我們用的電話、穿的衣服、看的電視,幾乎全都是中國來的,」連索馬里(Somalia)宣明會的同事也斬釘截鐵地說。

  奈羅比國際機場愈來愈容易聽到普通話的交談聲:一團團來旅遊看動物大遷徙的年輕人,一羣羣來協助建造公路的工程師及技術人員,一堆堆來做貿易買賣生意的商人,⋯⋯

  “From China?”

  “Yes.”

  “Ni hao (你好)!”

  「你好!」定定神,熱情的回答。

  趙煥明 (文、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