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浪潮下挑戰重重
 引導新一代返回現實


3043 期(2022 年 12 月 18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新一代作為網絡原居民,遊走於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之中,遇到種種與以往世代不同的性文化。香港性文化學會20週年講座「虛擬浪潮下重尋真性」已於11月27日舉行,由香港性文化學會事工總監鄭安然先生探討新一代性文化的挑戰,並分享未來異象。

  鄭安然先生概括過去20年香港性文化挑戰經歷三大階段,2000年至2009年進入「立法爭論階段」,包括娼妓合法化、性傾向歧視法、淫審條例修訂、家暴條例等;2013年至2019年則進入「司法覆核階段」,包括變性人婚姻案、海外同志伴侶福利案、試圖推翻一夫一妻制的MK案;現在則是進入「虛擬浪潮階段」,他直言:「虛擬浪潮挑戰更大,前兩者明刀明槍,現在更隱藏。」

  他續指,受虛擬世界影響,令不少年輕人感無助和破碎,更引起一連串性文化的挑戰,如同性戀疑惑、性別身分疑惑、隨便性行為、沈迷色情等。他特別提到:「近一年多了人形容自己是非二元性別的少女。」她們不喜歡自己是女生,但也不至於喜歡做男生,直至知道西方有「Non-binary」(非二元性別)就將自己定義。他鼓勵勿即時否定她們,反應拖慢她們定義自己,將焦點帶回自我成長中,讓她們知道尋找自己身分是漫長的過程。

  「新一代是『虛擬世界』的原居民,活在互聯網,但我們卻是『現實世界』的原居民,只使用互聯網,視之為工具,較容易返回現實。」他指,在虛擬世界可以選擇自己的頭髮顏色、性別、身高等,抽離自己身體和所處的空間,故令不少新一代都不想回到現實世界生活。惟有研究發現,愈使用社交媒體愈易抑鬱,也有學校反映疫情後,學生的社交技巧和自控能力變弱了,鄭安然先生提醒家長和教牧都應要明白他們,不要強行拿走他們的虛擬世界,因為可能有反效果,「我們要做的是引導他們進入現實世界,享受當中的美麗。」

  他認為,雖然「元宇宙」(Metaverse)現時不成氣候,但虛擬世界的趨勢已不可逆轉,虛擬浪潮着重人的意識,把人的身體和意識分開割裂,故應協助新一代接納自我,把身體和意識重新結合。他強調,以前只有現實世界,沒有其他選擇,但新一代可以選擇走虛擬世界的康莊大道,避開原來荊棘滿途的現實世界,他們所面對的挑戰更大,故需要更多諒解他們的處境。他鼓勵家長多了解子女玩的遊戲,因為良好的親子關係能夠讓他們知道現實世界關係的美好。

  鄭安然先生續指,大約2012年的數據顯示,青少年接納婚前性行為的比率上升,但拍拖和性經驗反而下降,同時接觸網絡色情的情況愈來愈多。世界各地數字非常相似,因不少新一代認為看色情已滿足,日後不渴望真實的性行為,甚至對真實性行為沒有生理反應。「今日的挑戰不單是傳統與前衛之爭,而是虛擬與真實之爭,更是身體和意識之爭,我們要懂得轉換角度,幫助新一代尋找出路。」

  鄭安然分享,近年香港性文化學會開拓新的教學方法,以故事體驗形式,幫助同學從自由討論中思考,在疫情期間又推出了18條「珍愛網上教室」教育影片,供學校使用。他又透露,計畫明年製作故事版影片和遊戲片,供學校自由使用教材。「我們要做一個新的元宇宙給新一代,引導他們返回現實。」

  他亦言,新一代基督徒只勉強相信聖經的性倫理教導,需要通過教導使他們明白相處的重要性,以及渴望將來有更穩定和美好的婚姻關係;也有新一代基督徒面對世俗價值觀衝擊,認為自己無法靈修,教會又無法提出性文化難題的解答,故性文化學會希望能支援教會,從現代科學、哲學等角度解釋聖經教導;同時也製作Podcast,用現時流行的哲學普及方法,向大眾分享有關不同學者對性的看法,並作出回應。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讀綜合症】

【讀者投稿】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