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生死教育座談會
 從死看生改變忌諱心態


3068 期(2023 年 6 月 11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信徒神學教育部已於5月28日,假牛頭角浸信會主辦「悟死•吾生」基督教生死教育座談會,分別從個人經驗、社區及教會角度,探討生死教育的實踐方式及價值。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思想(神學與文化)教授鄧紹光分享「當我所愛的人死了……」,他講述結伴數十年的妻子於數年前病逝,他的生命就像解體破裂,每天經歷無法想像的生活。他直言,妻子病逝令他因缺乏安全感而驚恐,驟然覺得餘生只有他一人孤獨走下去,每天就似戴着灰色眼鏡過活,美好的事物對他已毫無意義。

  「在上帝創造中,人是活在羣體裏。上帝不單造男造女,還要他們一起生活、耕作生產、看顧大地,而不是單獨存在,獨自求生。」他續言,聖經記載夏娃是從亞當肋骨而出,最後二人要成為一體,這正表示夫妻二人雖有分別卻不可分離,因此喪偶之痛,比親人離世過之而無不及。他坦言,當時並無心理準備面對惡耗,失去另一半令自己不再整全,且無法填補或替代,因此餘生只能與「失去」共存。他又指,因鑽研學術文章,自己對「死人復活」的課題並不陌生,也深信是以耶穌從死人復活作為基礎。可是,這是終末及新天新地的盼望,今天仍需承受與妻子分離的傷痛,忍耐度日。

  鄧紹光教授直言,過去只有工作伙伴卻沒有生活上的朋友,惟他深知要建立新的生活羣體才能走下去,故必須倚靠上帝恩典,懷着終末盼望重整生活世界。「這重整是返回上帝創造生命的本意──彼此看顧、互相同在。」他感謝不斷有學生、校友、牧者和弟兄姊妹,經常陪伴他吃飯和散步,默默相伴,這種生活上的同在讓他感受到生命不再孤獨,更體會人間有愛,以致能繼續生活下去。

締造環境氛圍 推廣生死教育

  香港生死學協會創會會長伍桂麟先生分享社區生死教育經驗,他指出華人一般忌諱討論生死議題,但如對方當時正面對困難,而自己又能給予關心及解決方法,這就是走入社羣的竅門。他分享,現時自己平均每週主講3至4場生死教育講座,地點包括學校、教會、社區中心及院舍等,同時開設Facebook專頁推廣生死教育,定期發布帖子吸引受眾。他表示,當受眾日積月累接收生死教育資訊,對議題的開放程度必然增加,甚或有人分享Facebook帖子,慢慢便能將訊息傳給更多人。

  此外,他更在大學醫學院推廣遺體捐贈計畫,但方式不只是講說,而是將先人名牌逐一釘在醫學院解剖室外的走廊,一方面讓喪親者能在醫學院紀念先人,另一方面也藉此教育醫科生尊重先人及喪親者。「這些(生死教育)不是醫學院能輕易透過課程教授,而是設定環境氛圍,讓學生親身感受和進入狀態,傳播訊息才會事半功倍。」

  他又憶述疫情肆虐期間,長者身邊總有親友染疫離世,當他們發現死亡可能突然出現和令人措手不及,便開始思考生前規畫。因此,他分享於殯儀社企工作的經驗,指社企會安排律師、醫生及殯儀策畫師,為長者辦理「平安五寶」,包括遺囑、持久授權書、預設醫療指示、身後事規畫、生命告別式,為長者和親友的未來做好準備。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望福堂堂主任袁麗連牧師則分享「教會生死教育經驗談」,她表示長者一般較多疾病,為幫助他們長期接觸生死議題,教會不少長者參與安息禮詩班,故對死亡話題並不陌生。此外,教會亦定期舉辦有關生死教育的工作坊,任何年齡信徒均可參與,因此整間教會都不會忌諱討論生死議題。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讀者投稿】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