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決定吧。」每次說這句,甄瀚咫覺得自己真是蠻民主的,起碼從來沒強迫甚麼。不過在此之前,利害關係都得說清。
而她,在雞毛掃柄招待之後,總算沒做過甚麼違背爸爸心意的決定。除了高二那個暑假,眼看下雨,還掛起三號強風信號,他和易媽聲嘶力竭地陳明出門的潛在危險,她最終不敢硬闖。可是,小夥伴們早已計畫好一起騎車去蓓蓓媽十多公里外的農村老家旅行,都在等她呢。那次爽約令她很沒面子,還惹蓓蓓生氣了。蓓蓓一向讚賞甄叔叔比自己的爸開通,起初怎麼也不信她的解釋,後來才勉強接受。
現在,甄瀚咫心裏太多煩心的東西,不方便、也沒打算告訴女兒。這一年,國家的稅制改革鬧得熱鬨鬨,有很多事情不能再像以往那般運作。他們地方政府的公司,得繞着上頭的新規矩轉,還得解決集團下邊好幾家企業的資金問題。這一切跟她已經沒甚麼關係,他想。
「我堂兄說,美國人孩子長大之後都從家裏搬出去,父母沒責任再養他們,他們也沒責任照顧父母,每年只有感恩節團聚一次。」自從和堂兄說好把女兒送出國那天開始,不知為何,甄瀚咫常常半取笑、半認真地在親戚或朋友面前提起這話。而曉易每次都想問:「那你的意思是讓我去了美國就這樣做嗎?還是你其實不想?」可她就是不敢說。
然而有一點她很清楚,爸爸不讓任何人、任何事妨礙出國這事。當日全家送她去口岸出境的路上,小張說有輛摩托車一直跟着,他那兩道眉毛馬上擠在一起,簡直可以夾死小飛蛾。車到海關一停下,他那兩道鋒利的目光,把從摩托下來的阿江嚇得急忙往她手裏塞個盒子就走了,半句話不敢說。她反而楞了,一記耳光之後就沒再聯繫,他是怎麼知道自己起程的時間呢?
在甄瀚咫的斥喝中,把那盒子硬塞進已經鼓鼓的背囊,她告誡自己絕對不可以浪費爸爸一片苦心。直到現在她還記得,就連護照,也是他犧牲了私隱才拿到的。
那個只有特定人員才能擁有護照的年代,甄瀚咫那本「公務護照」是通過省級組織層層審批下來的。輪到要為甄曉易申請「因私出國護照」,他滿以為有富商堂兄的擔保書和美國大學的錄取文件,起初胸有成竹,誰知等了一個月,遞上去公安局的文件被退回來。託人情去內部一查,才知道大學畢業生必須服務滿四年才能申請因私出國,再大的人情也沒法網開一面,除非符合一個條件—華僑子弟。
為了女兒,甄瀚咫這回豁出去了。(下期待續)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讀者投稿】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