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將)退休者的生命教育:另一種退而不休


3068 期(2023 年 6 月 11 日)
◎ 生命教育 ◎ 龔立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一般認為退休應是最優閒的日子,但事實不一定如是。例如,若雙親在,退休者可能要負擔照顧父母。有別於年輕時的身強力健,退休者照顧年老父母會更感吃力,甚至可能應付不了。朋友剛退休不久,帶點沮喪分享照顧患上老人痴呆症母親的辛苦。他說,「母親患上的痴呆症導致她性格改變,甚至有些暴力傾向。每次想將她送回院舍居住時,她表現得很激動,甚至要拿刀反抗。一日要廿四小時睇住她真不易。」此外,有退休者仍需照顧長大了的兒女或其他家庭成員。退休只是從受薪工作退下來,但生活沒有退休這回事。先父母在10-20年前已離世、女兒已結婚、內子健康可以,只有外父需要照顧。所以,我將要的退休真是退休了。就着照顧年老父母,是否應安排他們入住老人院舍?或甚麼時候才要考慮安排他們入住老人院舍?

  大前提是他們願意入住老人院舍。我沒有經驗,但作為旁觀者,我覺得不會有太多長者願意入住老人院舍。可以在自己的家生活是最好的,因為這是他熟識的環境。熟識的生活環境對個人的身心健康有一定重要性。當然,有些人有很不好的在家感受(包括關係、空間),離家就變得是較恰當安排。院舍生活可以為院友提供家的感受嗎?我沒有住過,但對大部分院友來說,他們只有一個床位、只有集體時間表。個人漸漸消失了。說回來,院舍有分不同類型和級別,院友的活動能力也影響他們的生活質素。

  我的傾向是,若可能的話,盡量延遲長者入住院舍。若長者無法照顧是因無人協助他購物、清潔家居、煮飯等的話,社會福利團體可安排這些服務,讓長者可以運用他們仍有的能力照顧自己。若長者需要改裝家居設備,配合他們身體需要,社會福利團體可盡力協助。然而,香港居住環境狹隘,家居可以改動的地方很有限(例如:洗手間和安置病床的房間)。結果,不需要入院舍居住的就被安排入院舍了。

  在院舍生活的長者可能是最無助的一羣。院舍的工作人員不只提供基本飲食、醫療和身體照顧,更承擔了陪伴,甚至培育生命,讓長者人生可以活得尊嚴和幸福。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讀者投稿】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