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是甚麼呢?


3068 期(2023 年 6 月 11 日)
◎ 每月眉批 ◎ 施德藩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在希臘文中,真理是 αλεθεια。這個詞是一個否定性的表達,意思是「無掩蓋」或「無遮蔽」。當某事如實呈現在我們面前,沒有任何隱瞞或扭曲時,我們就得知其真相。由此引申的另一點是:真理並不在於命題,而在於處身其中的「此在」(譯按:Dasein,簡單來說,就是存在於具體特定時空的人);此在,是存有(Being)在其中呈現自身的空間。根據這個觀點,真理就不是一種命題的屬性,而是此在中的一個事件。順便一說,有人可能會爭辯,這種對真理的理解,早已存在於約翰福音和祈克果的著作。因此,海德格是否不應視之為必須從哲學中徹底排除,基督教神學的殘餘?

  ……在《真理的本質》(我之前引用海德格的話說,人愈是把自己當作萬物的尺度,他就愈是錯誤),真理被連繫到自由,即隨其本然(letting-be)的自由;當我們讓事物表露其實然,我們就感知到其真相。

  我們已經看到,海德格的策略,是將他認為在哲學史上被錯誤分離的東西,重新結合起來。另一個相關例子,是他堅持,理解和感官知覺是不能分開的。我們看到的從來不僅僅是一片顏色,而是一座房子或一個湖泊;我們聽到的不是純粹的聲音,而是鳥鳴或剎車的刺耳聲。正如他在1925年的演講(「時間概念的歷史」)中已經說過,「即使通常被稱為感官知覺的簡單認知,本質上也顯然被分類直覺所滲透。」

  而這一切,與海德格認為「所有理解都包括解釋」的學說密切相關。理解總離不了「作為」的結構,意味着我們將環境中的事物視作為門、作為桌子或作為任何它們可能是的東西。他們已經內置意義。不僅「作為」的結構,還有「先存」的結構。我們從來沒有帶着空白或沒有預設的頭腦,去面對任何事情,總是帶着一種預先理解、已經被接受的觀察、構想和認識去接觸它們。

  John Macquarie, “Heidegger and Christianity”, pp.25-27, London: SCM Press, 1994.

  認識一位基督徒學者,十分認真的基督徒。因着其學科的背景,也由於其性格使然,他對信仰有一份相當強烈的執着。對他來說,真理是命題性的,譬如說上帝是聖潔、公義的,他就會問:這對信徒有何具體的引申?聖經是上帝的話語,信徒就有責任找出每字每句的意思,以觀察>解釋>應用的原則,將真理實踐出來。

  對他來說,真理是具體實在的命題,因此將真理活學活用,是信仰生活的核心。到一個地步,但凡不能直接實踐的真理,對他來說只是空談、是紙上談兵。換一個更熟悉的說法:「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的標準。」

  哲學上,這叫邏輯實證主義,或科學經驗主義,是以確證主義(Verificationism)為核心的西方哲學運動。邏輯實證主義的重點在於「實證原則」:任何不可驗證的陳述都既非真、亦非假,而是沒有實在意義。宗教、倫理的陳述皆屬此例。

  將之應用於宗教,就變成經驗主義。信徒「檢驗真理」,實際上就是以自己的經驗作為量度真理的最終標準。當事人的主觀判斷,實質上就成了真理的量尺。這樣,他們竭力捍衛的「真理」,拐個彎,實質上就只是他們個人膚淺、狹隘的主觀判斷。

  Macquarrie這部小書將海德格抽象艱澀的論述變得容易理解。譬如「理解和感官知覺是不能分開的」。真理(理解)並不是一個抽象的邏輯命題,而是無法與實存(感官知覺)分離的一種狀況:若非那片無雲的晴空,蔚藍就只是一個抽象的色碼;若非成為肉身的基督,上帝就只是那抽象的「存有」。

  但作為神學家,作者會不會在有意無意間扭曲海德格的想法,以符合其神學想像,迎合讀者的理解?當然不能排除這個可能,畢竟「所有認知都包括解釋」。我們的腦袋從來都不是空白沒有預設。所有的解釋,都必定涉及微妙的概念轉換(transposition)。這樣,Macquarrie當然可能在這裏或那裏揣測了海德格的意思,但至少讀者可以在某個程度上自行核實。

  事實上,海德格在十四年後為他在弗萊堡的就職演講《甚麼是形而上學?》寫了一個「後記」,然後在六年之後又再補充一個「序言」,表明他早期的著作,確實欠讀者一些重要的澄清和解釋;更不用說他自己在那風起雲湧的年代,也確曾經歷一些重要的變化。

  Macquarrie曾合作翻譯海德格的巨著《存在與時間》的英譯本。這個事實,至少表明他對自己在這裏所詮釋和批判的材料上,決非無的放矢!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讀者投稿】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