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謳明闡述天國使命
第 3090 期(2023 年 11 月 12 日)
◎ 要聞
由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主辦第29屆培靈奮興大會於11月1日至7日假座尖沙嘴浸信會舉行,由香港聖公會教省主教長陳謳明大主教主領,主題為「天國的使命──從路加福音看耶穌的訓導」。首六晚現場出席人次共有1627人,網上同步觀看次數達6761次。
首晚分題為「天國降臨(路四14-21)」。陳謳明大主教指,比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同世界,今日的世界似乎正在走下坡,共同安全亦離我們愈來愈遠。他提到聖經中的禧年,在第49年時要將已賣掉的土地物歸原主,為奴者也重獲自由,因為猶太人相信所有土地生靈都屬於上帝,禧年帶來身心靈的喜訊。他指,今日信徒就是基督天國的繼承者,成為一羣與上帝志同道合,創建天國的工匠,故應由上帝悅納人的禧年,到今日一同建立新天國的文化。他特別提到泰澤羣體的背景作參考,創辦人羅哲修士在二戰時期,有感參戰國家有許多都是基督教,於是立志推動共融的屬靈革命。
第二晚分題為「打破偏見」(路四21-30)。他指,耶穌超越了拿撒勒人地方主義,甚至猶太民族國族主義的偏見,暗示祂所傳講的真理不受民族、血統、地區的限制,更要在外邦人之間傳揚,因此祂不可能受擁有治國優越感的猶太人所接受。然而,耶穌正是要提醒所有人,不要以上帝特選的子民自居而驕傲自恃,因上帝的仁慈救贖不只局限在選民身上,敬畏上帝的外邦人往往更能獲得上帝垂憐。他續言,上帝的愛無分國界、宗族,可見祂是一個打破偏見的上帝;宏觀教會傳福音歷史,就是要把真理宣揚到普世,打破民粹主義、國族主義、地域主義、個人主義等。
第三晚分題為「虛懷若谷」(路五1-11)。陳大主教提到,耶穌叫西門等人將船由淺灘帶到深水處,同樣信仰要划到深水處就需要放下、深化、虛懷,耶穌以此培訓天國工匠。他續言,對西門而言捕魚熟能生巧,耶穌的要求是不合邏輯,亦即要他離開安舒區,放下自以為是、專業和尊嚴,基督徒生命亦然。然後生命需要深化,一路進深,信仰才能得成長,西門在深處中看見自己的渺小,不配與耶穌為伍,達至虛懷若谷。他指,愈偉大的人,往往愈虛懷若谷;而愈渺小的人,卻愈是高傲自大,敬畏耶和華才是智慧的開端。他續言,「有需要的上帝」和「全能的上帝」有時好像自相矛盾,但因為信徒的參與才有意義,所以唯有虛己能救世,讓上帝充實生命,為天國而努力。
第四晚分題為「是福是禍」(路六17-26)。他直指,世俗的價值是富有、舒適、享樂和聲望,但耶穌卻說貧窮的人、飢餓的人、哀哭的人、被拒絕和辱罵的人有福了。他解釋,路加原是寫給外邦信徒看,故刻意為邊緣的人發言發聲。他指,誰活着不尋求自己私利?然而為尋求上帝光明和人類好處,而為義而受迫害,便已擁有天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是活在天國。耶穌又說富足的人、飽足的人、喜笑的人、被誇讚的人有禍了,因為假先知、領袖獲得很多掌聲,忠言反倒逆耳。他又指,人類活得好,就是上帝最大的榮耀,能夠履行上帝的使命,藉自我改變來更新世界,徹底倒空自己,進入上主裏面,一同建立天國的境界。
第五晚分題為「化敵為友」(路六27-38)。陳大主教引述經文:「有人打你的臉,連另一邊也由他打。」指出此節經文只是比喻,目的是教導待人接物的新典範,體現一個全新生命、無限寬容、無限體諒及沒有仇恨的新天地。他表示,撒但是說謊者、控訴者、帶來憎恨者和撕裂者,在日常生活中試探人類,結果導致家庭解體、社會撕裂、教會四分五裂,甚至各國開戰而導致世界毀滅。按路加福音中耶穌的寶訓,做到愛仇敵首先需要放棄報復的權利,因只有上帝才有報復的權利,但祂不但放棄報復,更救贖傷害祂的人;第二是以德報怨,具體做法包括化被動為主動、化勉強為樂意、化詛咒為祝福。
第六晚分題為「梁木和刺」(路六39-49)。他指,有時信徒會誤解信仰只需他力,不需自身努力,其實應該要在靈修中成長,達至「修身」。他指,自知之明需要智慧,因為人有許多盲點,容易誤判自己而驕傲,漠視他人,以為自己是世界中心,只留意他人的小過失,卻為自己大過失作辯護。他提到門徒當時的梁木就是推翻羅馬國度,被先入為主的觀念蒙蔽,在首個棕枝主日迎接耶穌稱王,耶穌卻要求他們移去眼中梁木,看清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並藉着神蹟顯明祂是賦有能力、醫治的神。陳謳明大主教提醒,生命的境界在人的心中,唯有充滿善良、寬容、真誠、感恩,生命才會結出善果,當能諒解、接納別人時就能體會上帝,人間一切是非對錯,恩怨情仇,功名利祿都不再遮掩眼睛,終能悠然自得,寧靜致遠,與耶穌的心相結合和連結,感受生命的美好。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特稿】
【光影留痕】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