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香港的堂會


3090 期(2023 年 11 月 12 日)
◎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以初年來到香港的英語信徒構成,由宣教者主力協合籌創的 Union Church (佑寧堂),是本地的、獨立自理的「自由教會」(Free Church)。因此教會由構思到策進到成立,程序都相對簡便快捷,成為香港第一間正式教會,建造香港第一幢教堂。

  英國教會人員隨着軍政界踏足香港島,必然是最早主理內部宗教活動的。然而作為國家教會,其定位和發展必須依循嚴密的政制程序。英倫在1843年委出香港的 Colonial Chaplain (殖民地牧師),隨後的演化還待往返兩地的議事立法;當國家教會獲得香港批地之後,也要在英倫籌募建堂經費等工作。經過繁複而嚴謹的步驟,自然相當費時,結果至1849年建成 St. John's Cathedral(聖約翰座堂),那一年同時成立教區,委出主教;至此,香港開始有正規的聖公會及其教會聚會。

  位於中環低坡上的聖約翰座堂,一直䇄立,是香港現存的最久遠教會教堂;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教堂的前部大門是一柱鐘樓,鐘樓的前壁裝飾有一面浮雕,刻記「VR 1847」字樣;記述教堂奠基的年份,那時正值 Victoria Reign,就是在維多利亞女皇治下。此外,大禮堂內的長座椅分作左右兩排擺放,其中右排的前面第一行,於貼着中央通道的椅側,刻上顯眼的英國皇室徽章;表示這是一排保留只供皇室人員專用的上座。這兩項可算為最典型的國家教會痕跡。

  出於許些政制及歷史因素,聖公會常被賦予代表香港基督教會的角色;而聖約翰座堂也具有香港傳統地標的地位。誠然,當英國佔治香港的年代,聖公會辦事或許有些「同文同種」的便利;不過亦僅此而已。教會能夠健壯延續,需要信衆自身認真信仰,出錢出力事奉。由立足香港到蓬勃發展,足見聖公會同人見證天國福音的信心和熱誠。

  區伯平(撰文、拍攝、繪圖)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