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曾有一齣電影《永遠的愛麗絲》(Still Alice),講述一位名叫 Alice 的哥倫比亞大學語言學教授,事業如日方中,卻發現自己患上腦退化症,她開始忘記詞彙,甚至長女的名字,即在家中也失去方向感,漸漸大部分記憶失去,也曾萌生自殺念頭。
四年前,時任美國丹佛大學校長喬普(Rebecca Chopp) 也意外地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以前稱老人癡呆症)。正處於職涯頂峰,並一生重視學術工作的她,瞬間不知所措。
然而,她消化了這個噩耗之後,即努力學習和這個疾病相處,她稱自己是阿茲海默的「新面孔」,甚至成立了一個非政府組織「阿茲海默之聲」, 矢志用自己剩餘的時間幫助這類記憶正在衰退,但仍然能夠開車、繳費、甚至工作的同路人。
喬普在知道自己患上這個病之後,即辭去校長的工作,但接下來她開始學習新的事物,包括改變飲食習慣、多散步、學習芭蕾舞和繪畫。她相信學習新事物,有助保持大腦神經的可塑性。而她專注於跳舞和作畫,也令她心情放鬆、思想舒展。她引述一位同樣患上阿茲海默症的朋友古蒂斯(Phil Gutis) 的說話:「我們試圖訴說,即使在診斷之後,這也不是立即死刑,生命還剩很多。」
聖經那個時代,沒有「腦退化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這些名字,但聖經記載曾經叱吒風雲的但以理,年老時也「渾身無力,毫無氣息」(但十17), 但上主對這位已不復當年勇的老人但以理說:「蒙愛的人哪,不要懼怕,願你平安!你要剛強!要剛強!」(但十19)
據云美國有接近七百萬阿茲海默症患者,香港老人人口也百多萬,患腦退化症的也數以十萬計,但每一個患者,在上主眼中也是蒙愛的人,祂對但以理,也包括對每一個老人說:「至於你,你要去等候結局。你必安息,到了末期,你必起來,享受你的福分。」(但十二13)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特稿】
【光影留痕】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