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縱分歧,愛心卻唯一」––劉廷芳博士的忠告


3069 期(2023 年 6 月 18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翻開《普天頌讚》詩集,會留意到有不少為家國及國民祈禱的詩歌,如《邦國感謝歌》、《神佑我土歌》、《為國祈禱歌》、《神佑中華歌》等等,這些多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作品,而那個時代正值中國教會面對風雲變色,努力尋找自己身分和角色。今天香港教會也面對「身分認同」的挑戰,也許從回顧百年前的中國教會經驗,可以有所借鏡。

  那個年代中國教會出現了許多傑出而忠誠面對時代考驗的基督教領袖,其中一位是劉廷芳博士。他對二十世紀中國教會最大的貢獻是他出任《普天頌讚》的主編。崔憲詳說:「劉先生另一項對於中國教會的偉大貢獻,便是六公會……運用他的優美文學與音韻天才,貢獻獨多,參加的成績特別卓越,為眾共仰,有口皆碑。」趙紫宸概括:「頌讚普天宏教旨,發揮真理坐書林。」

  劉廷芳博士為溫州第三代基督徒,其家庭始於其祖母,已因傳教士而歸信基督。惟其父劉世魁在庚子事變中,被官兵打傷而英年早逝,促成劉廷芳對國家興亡有強烈的使命感,到後來他離開藝文中學轉投聖約翰大學附中,由此也得司徒雷登的影響,以致有機會留學美國深造。雖然曾有人批評他「崇洋」、偏向西教士,但他一直堅持自己的中國人身分,竭力保持這份清醒認知。在他的《半夜對燭追憶南美留學往事》一詩中,表達了這份情懷:

  「三萬里外求學,

  嚼三千年前的古文章,

  還要為國家同胞爭口氣,

  明朝在白皙兒童前,

  把黃黑的高低分清楚。」

  作為一位愛國憂民的教會領袖,劉廷芳博士一方面注重本色化的探索,即探索中國教會如何往前走、如何適應中國的文化,如何避免受到誤解和批評,以致走進社會而被廣泛認同,但同時他努力於立根在基督信仰,在他《你們說我是誰?》一文中,他說:「我相信基督教的教會,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他是教會的元首,他是教會的基礎。我們若對於基督無真切的認識,對於他的教訓無清楚的瞭解,無與日俱進與時俱新的覺悟,對於祂的品格精神上無親切的交接,我們便失去基督。」

  而活在這麼一個充滿矛盾和挑戰的年代,劉廷芳博士留給我們最大的忠告,是他語重心長的囑咐教會:「意見縱分歧,愛心卻唯一」,這對今日香港教會來說,尤其重要。

  吳思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部長)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