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情懷


3069 期(2023 年 6 月 18 日)
◎ 城市心靈 ◎ 小沿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這日子買書的人愈來愈少,除了因為現代人多用手機而少讀書,此外就是港人住屋面積愈來愈細,容不下一個小書櫃,甚至書桌也難,由此買了書也沒地方存放。

  記得多年前家住葵芳,輾轉曾搬到沙田,繼而搬到何文田,幾個住處若有房間騰出來,初時也未有孩子,我都盡量在家中設一個小書房,除了放置岳母送的鋼琴,也買三幾個書櫃,閒來端坐書桌前,檢閱一下書櫃裏的書,也感快慰。

  詩人余光中藏書肯定比我多百倍,他曾說書房是他固守的「精神道場」。他在《藏書憂》一文中寫到:「我的家……

  屋外的情境時時變換,而我則依然如故。因為有這些書的環繞。有時,窗外朔風呼嘯,暴雨如注,我便拉上窗簾,坐擁書城,享受着人生的大安詳。」「我所滿意的是書房裏那種以書為壁的莊嚴氣氛。書架直達壁頂,一架架連過去、圍起來,造成了一種逼人身心的文化重壓。走進書房,就像走進了漫長的歷史,鳥瞰着遼闊的世界,遊戈於無數閃閃爍爍的智能星座之間。我突然變得瑣小,又突然變得宏大,書房成了一個典儀,操持着生命的盈虧縮脹。」

  記得曾到訪楊牧谷牧師在沙田的家,也設有一個大書房,層層的藏書也令人瞠目結舌,單是新舊約釋經的書已佔幾個書櫃,楊牧師又對我說,每天清晨四時他已坐在書房開始靈修和寫作,楊牧師著作等身,恐怕在他以後沒人能及,除了因為他勤力,更因着他律己以嚴和那份跡近忘我的專注。

  今日社會(和教會) 面對的危機,不僅是住所中沒有書房和少人買書,而是整個文化因不閱讀而失去靈魂。人只懂上網而變得膚淺、浮誇、人云亦云。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