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原來不止是蟲


3069 期(2023 年 6 月 18 日)
◎ 天地人和 ◎ 林慧琪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文:林慧琪

圖:林慧琪、網上圖片

天地篇

蟲?原來不止是蟲

  春末夏初,正是各類生物繁衍眾多的時候,萬物生長欣欣向榮,在戶外或是家裏總會遇上一些小生物。若遇上突然出現的小生物,你第一反應是被嚇到大叫「有蟲丫!!!」,還是興奮雀躍地觀察牠們的外型,甚至像許多日本電影動漫情節,把他們入樽帶回家飼養?(按:若不是為了科研,自然界的生物留在原地,不要強行替牠們搬遷還是最好。)一般人會統稱遇見而不知名的「多腳小型動物」,或是「長條狀動物」為「蟲」,然而不是所有的「蟲」都屬於「昆蟲」!今回讓我們仔細看看此蟲與彼蟲的種種異同。或許有個別動物朋友的外型未必太討好,但本文嘗試帶大家進入科學家的思考世界,了解他們如何為百萬種的「蟲」分類,進行科學研究。以下的「蟲」你認識嗎?

蟲蟲大檢閱

  以下的「蟲」你認識嗎?

 若按身體特徴來分類,你會選擇哪些特徵?

  腳的數量?身體形狀?身體是軟是硬?身體和手腳被分為一節節的?

  昔日的科學家做自然觀察然後分類記錄,就是看見牠們「各從其類」的特性:既有一些相似的特徵,又各自有點不同,於是用以下的分類層級,在愈下層相遇的生物,相似度愈高:

  域 (Domain)

  界 (Kingdom)

  門 (Phylmn)

  綱 (Class)

  目 (Order)

  科 (Family)

  屬 (Genus)

  種 (Species)

  就上述的動物而言,大家全屬於「真核生物 / 動物界」。像螞蟻、蜘蛛、鼠婦、蛾幼蟲(毛蟲)、馬陸(千足)、蜈蚣(百足) ,因為身體是一節節的,表面有硬殼,將牠們放在一類,稱為「節肢動物門」;渦蟲和蚯蚓身體沒硬殼也沒腳,即使蚯蚓身體也是一節節的,已經將之與其他的動物分開了。至於蛾幼蟲,因為牠們長大了是飛蛾,身體也是三節及腳有節,所以此刻看起來雖然軟軟的,也放入節肢動物門。

  再分下去,這門內的動物有不同的腳和體節數量,以及身體特性,又再分到不同的「綱」:

  昆蟲綱(三對腳,身體分頭胸腹三節)、蛛形綱(四對腳)、鼠婦/海蟑螂 (七對腳,與其他腳數不同的動物一同編入軟甲綱)、俗稱百足的蜈蚣(13對或以上,奇數對的腳,分類入「唇足綱」),以及俗稱千足的馬陸(一體節有兩對腳,分類入「倍足綱」)

  像肉眼看不見的塵蟎,如此迷你也有四對腳,入蛛形綱,但牠的身體「沒腰」,與蜘蛛不同(身體分兩節,有明顯的「腰位」),就在再下一層的「目」分開了。可見體型大小不影響分類。在節肢動物門的分類下,我們常吃的蝦和蟹也是這大家族的成員呢!你猜牠們會被歸入上述哪個「綱」和「目」呢?(答案見文末)

  也許這幅按身體特徵來表列的「二叉式檢索表」,能幫大家看到背後的規律:

  這些上百萬的生物朋友都是上主所造,在祂眼中,每一個都是獨特的,也按牠們的特性與需要,賦予不同的求生技能。體積雖少,卻五臟俱全,即使是最微小的,也有五花八門保護自己、求偶和傳宗接代的能力。科學家上百年的努力,讓我們逐漸了解這些多而又多的生物朋友們,處處發現驚為天人的精準設計。大自然觀察的好玩之處,就是當我們願意仔細察看,嘗試比較不同生物,就會發現牠們的外觀或有幾分相似,或是移動模式十分接近,卻是完全不同構造的生物,以不同的物理機制去運作!驚歎上主創造時各從其類的細微,設計背後按不同規則的調配(mix & match),造就如此豐富的大自然,述說上主的榮耀。

  當我們願意認識上主的創造,牠們既樂意讓我們認識牠們,更願意助我們看見上主在牠們身上所作的美好。也許下回在自然界郊遊時,遇上突如其來的「朋友」,讓自己冷靜三秒,深呼吸,試着鼓起勇氣觀察牠們,找找牠們的可愛之處吧!

  答案:蝦和蟹同屬「軟甲綱」和「十足目」。


人和篇

寒衣入櫳的智慧

  「未食五月糉、寒衣不入櫳」。春夏之間天氣不穩,溫度時高時低,兩季床鋪與衣物惟有並存,以備不時之需,這正是古人以親身經驗累積而來的智慧。下週是端午節,預備收納冬季衣物被鋪前,合適的整理有助好好保養它們,延長物品壽命,甚至對我們的健康更好。

環境微氣候與共居生物

  如本欄3月份的文章所提,香港氣候整體比較潮濕,環境中的霉菌無處不在,塵蟎也是我們床鋪衣物裏的常見住客。只有0.1-0.4毫米大小的塵蟎,依靠攝食動物毛髮皮屑等有機物,在潮濕溫暖而昏暗的環境不斷繁殖。人體在活動及睡覺時都會排汗,呼吸也有水氣排出,令衣物被鋪吸收很多濕氣,所以床鋪和被是牠們喜愛的家,環境條件適合,數量就會以幾何級數增加。由於牠們實在太細小,若數量太多,其屍體和排泄物容易引起我們的敏感反應,所以在長時間儲存被鋪之前,清除塵蟎和霉菌,就是寒衣入櫳的智慧。

善用環境資源配生物習性

除濕除霉

  民間智慧要我們「曬被」才能收寒衣,就是借助夏日的陽光幫忙驅除濕氣,讓要長期保存的衣物濕度下降,減少共居生物生長。像香港這種潮濕的亞熱帶地方,日間時段清晨和黃昏的濕度較高,所以曬被最好在早上10時至下午4時進行,否則曬乾了的被會重新吸收空氣中的水氣。

  另外也要「翻被」,最好每面都能曬上一、兩小時,既能全面蒸發被鋪裏的濕氣,陽光中的紫外線也能協助清除霉菌。除了看太陽也要看濕度,雨後的晴天讓人心情開朗,卻同時將地表的水分蒸發,這時候反而要避免晾曬,以免令衣物被鋪吸收額外水氣。

除蟎不止殺

  塵蟎怕熱和冷,超過攝氏50度牠們會開始死亡。曬太陽的熱力未必足夠,在香港的夏天達30多度,用黑色大膠袋封床褥被鋪來曬太陽,能加強加熱效果。不過,要留意這同時會將濕氣困住,所以用黑膠袋曬兩三小時後,要預留一兩小時除掉膠袋再曬乾。在歐洲北美洲等地,夏天的溫度未必夠高,或者在香港無法曬被,直接用乾衣機焗被便可。

  減少塵蟎數量後還要清除牠們的殘骸,拆掉被套清洗是最好的方法,若不適合用水洗,將它垂直放置再輕拍便可,減少「食物供應」給仍然存活的塵蟎。只是要記得帶口罩,避免吸入這些微細的粉塵,影響呼吸道健康。近年坊間有些防塵蟎的布料套,請務必依說明書來打理保養,水洗太多可能會破壞它們的功能。

樟木櫳的藝術 - 驅蟲

  古代社會普遍百姓物質匱乏,布料衣物都是珍貴的存在。即使沒有現代科研器材,古人也能憑經驗留意有不少昆蟲喜愛吃以天然纖維製成的衣料,影響他們生活,並且以自然界的物料來「反擊」,減少物資損耗。例如他們發現樟木香味持久,能驅蟲防潮,便用來存放衣物,以它製成的箱子「樟木櫳」曾是古代女性必備的嫁妝。

  來到現代,除了化學驅蟲餅,近年多了樟木塊和木碎包等「驅蟲產品」。同樣是濕熱氣候的東南亞地區,會用原粒胡椒和丁香,製作小香包放在衣物裏。另一途徑為密封甚至抽真空,不止減少儲存空間,亦能減少寄生物滋生。

與自然協作的智慧

  上主所造的都是美好,同時賦予人類管理大地。可惜現代生活和社區設計無意間令我們更難處理生物造成的滋擾。居於密集高樓的城巿人未必有足夠陽光曬入屋裏,在公共空間晾曬被鋪又以妨礙空間使用而被禁止,就連私人屋苑也有以管理為由禁止住客在自家難得有日照的「環保露台」曬衣服!我們的城巿裏,有多少設計未能對環境友善,有多少只是回應大家投訴的管理措施,令管理者只能以最保守的方式一刀切處理,反而讓我們失卻萬事互相效力的美好智慧?可幸全球牽起的綠色生活概念開始深入社會各階層,令社區有一點點改變,譬如有些管理公司或房屋署在指定期間劃出區域,讓住戶曬被。如何從環境管理着手,平衡受造界內不同成員的需要(包括社羣和不同物種),也就成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信仰的空間。

  [本文作者為基督教自然保育及環保組織「生命草」同工]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