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見關係向前看


3036 期(2022 年 10 月 30 日)
◎ 教會觸覺 ◎ 林玉英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2019年社會運動,凸顯出教會內兄姊彼此之間有着不同的政見,這原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只是以往未有機會分享、討論,或作建設性交流。更未有機會讓大家去肯定社會參與同建設,除了是信徒見證的一部分外,亦可以有豐富的面向。因着這個緣故,也因着事態發展急速、訊息多而未有機會理出頭緒來時,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卻被撕裂了。

  緊隨的是讓人措手不及的疫情,最初期望如2003年沙士,幾個月就會過去,卻經過兩年多,仍未可見終點。教會需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在半停擺狀態之下,加上同工人手短缺,埋身牧養的機會比前減少,人與人之間關係更顯疏離。

  未來教會要怎樣走前面的路?重建大家的關係相信是首要任務,目標是讓大家有更多聚首機會(Get together);有相聚才有望疏理大家的不同,才有望修補在社會運動時的撕裂、在疫情中的疏離。

  然而,挑戰是香港人的生活太忙碌,節奏快、壓力大,弟兄姊妹在日常生活已疲於奔命,如果回到教會的生活,可以圍爐取暖,彼此有共鳴支持,可以放膽講真話,又能承載彼此的不同,誠然是美事,這是教會想努力的方向。第一步從硬件開始,重置教會內部,建設更多舒適空間,讓弟兄姊妹願意留在教會,聚首一起談天說笑,如果能如坊間一些共享空間,設有飲品、零食、桌遊供弟兄姊妹隨意取用就更是美事。

  能承載與接納別人與自己不同,擺脫「玻璃心」,相信這與信徒跟上帝的關係有密切關聯。人與神的關係,正影響着人與人(包括人與自己)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也反映了人與神是建立了一個怎樣的關係。主耶穌曾講過一個關於饒恕的比喻,正要求我們要饒恕弟兄姊妹,因為我們是被祂所寬恕,當我們深深感受到(不單認知,而是體會)自己的不配,上帝對我們愛的寬恕時,一定不會逃脫祂要求我們寬恕得罪我們的弟兄。建立弟兄姊妹堅實的靈修生活,幫助大家與上帝建立起真實的關係,願意被聖靈雕琢我們的生命,繼續是教會的使命。

  此外,教會將以「啟發課程」作為福音預工,接觸有興趣認識信仰的朋友。選用「啟發課程」,其特色是讓參加者可以就着信仰的問題,各抒己見,打破單向傳授、我講你聽,我傳你受的慣性。其實,未信朋友對信仰的疑問與洞見,會開闊信徒對信仰的理解,也能讓我們學習謙卑,同時向信仰的深度進發。

  有論說以往教會多以「節目」留住人,信徒彼此關係不深,與上帝的關係亦淺薄,當潮退的時候就「露底」。其實,攪舉辦節目並不壞,只是當中所花費的人力物力,叫人疲於奔命,忽略了「節目」的目標不是參予的人數,而是藉此建立起彼此的關係,以及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人與上帝的真實關係。

  最近網絡上見多了「見步行步·行步見步」字詞,對於習慣有計畫、期望掌控的我們來說,有點不習慣,但這詞彙卻提醒我們要靈活變通。是的,我們並沒有掌控一切的能力,也沒有預知前路的能力,我們有的,是謙卑的時常在神面前,聆聽指引,謹守遵行。這是我們能夠做,也應該做的事。

  林玉英(中華基督教會梁發紀念禮拜堂主任牧師)


【要聞】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城市心靈】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讀綜合症】

【連載小說《捨得》】